聚焦 | 金融法治论坛 -- 新冠疫情对金融环境的冲击与应对

高金金融研究院 2020-03-30 1445

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和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主办,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法律俱乐部承办的在线论坛:”新冠疫情对金融环境的冲击与应对” 于2020年3月28日下午正式拉开了序幕。此次论坛是作为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金融法治菁英课程”的重要模块。这一话题获得大量关注,论坛同时在B站,头条,凤凰网财经,百度,万得3C会议等媒体平台进行同步免费直播,共吸引了30多万用户在线观看互动,并获得大量好评点赞。

本次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中国金融法治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姜丛华主持,邀请三位重量级嘉宾分享独到观点。他们分别是:(以发言顺序排列)国海证券首席宏观债券分析师靳毅;上海金融法院审判委员会成员、综合审判一庭庭长、三级高级法官单素华;金杜律师事务所金融资本部华东牵头合伙人周昕。

在主持人的开场介绍之后,三位嘉宾分别进行了主旨演讲。首先是靳毅嘉宾,他分享的主题是“探讨新冠疫情对金融机构和企业金融环境的影响”。靳毅首先对美国2000年至今的美国经济进行了回顾,特别是从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复苏周期,但是2019年之后随着“药效减弱”,经济下行,美国经济进入下行周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疫情只是加速了这个趋势。随后,靳毅对美国的资本市场进行简要的分析。2020年3月以来、受疫情冲击、美股出现多次熔断、同期以标普500为代表的相关指数开始快速下行, 美国金融市场的高杠杆、叠加ETF基金赎回等诸多因素、直接导致市场波动不断加大,流动性不断收紧,美股本轮的波动已经超过2008年的高峰期。最后,靳毅基于上述情况对于国内的影响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各国政府将会持续推进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内的相关刺激政策。而中国的经济支持政策,无疑已经走在了海外国家的前面。但是不可否认,海外国家的经济下行,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国内的经济增长。

第二位分享嘉宾单素华围绕“新冠疫情对金融审判的挑战和探讨”主题,就新冠疫情可能引发的主要金融民商事纠纷类型,从国内和涉外两个维度进行了梳理。国内的纠纷类型主要包括商业保理、金融借贷、公司债券、股票质押式回购等;而涉外纠纷主要集中在信用证纠纷、独立保函纠纷等。关于纠纷涉及的法律问题,单素华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四个方面作了分享。第一,结合民法总则第180条、以及合同法第117条,分析关于不可抗力的适用原则、解析情势变更原则的运用并比较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的异同点。第二,以信用证纠纷为例,分享关于因国际贸易引发的信用证交易纠纷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及相关法律适用原则。第三,针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情况,阐述疫情背景下可能导致的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纠纷。第四,以公司债券为例,解读上海高院发布的关于受疫情影响相关金融纠纷案件审理的一些基本原则。最后,单素华介绍了相关法院关于涉及疫情金融民商事案件的基本审理原则。

第三位嘉宾周昕分享话题是“新冠疫情对各类金融合同履行的影响及抗辩”。他首先以《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关于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银保监发[2020]6号, “6号文”)为例从金融监管部门关于疫情的监管政策角度,解读相关的政策。然后他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细致分析了相关指导意见。最后,从律师角度出发并结合案例,周昕分享了受疫情影响的典型金融合同的履行和抗辩原则。

在主旨分享结束后,主持人就当下的热点与嘉宾互动,探讨了“新冠疫情对我们国内冲击如何、我们目前有哪些应对的方法?”“金融支持政策和财政支持政策和税收支持政策,这些政策是否可以直接具备法律的效力,和我们法院的司法裁判原则或者司法裁判的实际操作有什么关联?”“怎么样更好的指导服务我们的经济主体履行合同,运用法律手段在新冠疫情的情形下合同的履行应有的权利得到保护,得到合理的抗辩,抗辩应该得到支持?”等大家特别关注的话题。

嘉宾靳毅认为,这一轮对于国内企业的冲击,逻辑链条有三点:

第一个链条,中国疫情出现之后,本身对整个海外产生影响,因为回顾过往两三年,中国是全球经济的领先指标,中国经济如果复苏,在未来6-12个月全球经济将进入复苏阶段。

第二个链条,这一轮海外疫情的蔓延,整个海外需求端和供给端都出现比较大的影响,尤其是需求端。因为之前中国还是有非常多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对于这些出口导向型企业来讲,订单无疑会出现比较大的影响。

第三个链条,前两个因素还会进一步影响,因为它是环环相扣的,海外影响又会进一步影响国内的潜在产出,从而形成一种不太好的循环链条。

今年从财政政策来讲,地方债去年是2.5万亿,今年有望突破3.5万亿,与此同时下一步还是会视经济的情况做相应的调整。货币政策层面,短期利率还是有可操作的空间的,同时降准也在推进,前一段时间的定向降准,之后还是会继续推进。

嘉宾单素华就第二个热点话题做了解读,她认为政府的政策性支持文件是国家政策的部分,但是实际上无法作为在法律层面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法律法规,是政策倡导性的安排。法院无法直接作为审判的依据,不过在相应的法院自有裁量的权限内,可以同国家的政策保持一致,在这样的限度内,会有一些裁量的权限。目前最高院发布的十大金融纠纷案件,其中四个案件是以调解结案的。因此这可能是疫情下的,目前案件审理的一些主要思路。

最后,嘉宾周昕分享了他对于第三个热点问题的看法。他认为,涉及到涉外因素的时候,有的问题还是比较棘手,比较难以采用中国政策调整的一些方式来解决。比如说涉及到跨境贷款的情况下外国的银行向中国的企业发送的贷款,已经到了还本付息时点发生还款的违约。由于外国银行本身的行为并不受到中国金融监管部门银保监宏观政策的调整和倡导的影响,可能更多的根据自身的商业利益,甚至本国母国法律对于债务追收的一些要求行事,会比较刚的去采取一些强制执行,或者是起诉的措施,并且很难接受法院的调解。这种情况下,企业保护自身利益的安排跟需要各方进一步的沟通、协调、也会对法院的审判工作及社会稳定带来进一步的挑战。

在嘉宾分享结束后,主持人姜丛华基于嘉宾的问答交流提到的几点也分享了他的感悟:

1. 要进一步分析新冠疫情对具体行业的影响,而不是简单的面上去比较,我们需要深刻的、具体的分析每个行业甚至每个企业,从而能形成更有效的应对措施及方案。

2. 政策是法律的灵魂,政策是法律实施的指导。最高院、上海金融法院和各个地方金融法院都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工作。期待能够通过一些审判的原则的发布和典型案例的发布,能让当事人知道自己的权利在哪里,如何运用政策和法律实现自己的权利,使企业能够恢复到正常经营,不受到因为新冠疫情承担额外的责任。

最后一个环节时问答交流互动环节。经过之前约2个小时的热烈交流,观众通过网络提问与嘉宾互动,针对观众们聚焦的问题,嘉宾们又展开了一轮精彩的对话,单素华更是从证据、法律意识等方面给到观众疫情下的法律风险防范的建议。

网络论坛的形式,对于嘉宾以及观众可能都是充满了新鲜感和参与感。截至论坛尾声,网络数据显示累计有超过30多万的观众在线观看互动。大家热情满满,相信凭借这样的成长与探索的热忱,大家定能战胜疫情,早日复工复产,中国金融与经济环境,历经磨砺,不断突围。也请大家随时关注下一期的中国金融法治菁英项目的论坛活动。